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初经香港入境大陆援助中国抗日,在聂荣臻主持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卫生顾问,为大批战斗在敌后的军民进行医疗救助,1939年10月因一次手术中的感染最后恶化为败血症,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本次展览从三位著名的摄影艺术家沙飞、吴印咸、罗光达拍摄的三张白求恩的照片考察开始,非常相似的构图、忘我的工作,三张照片均展示了一个勤恳敬业的医生的职业状态。其中,最为知名的是1939年10月由吴印咸拍摄的在河北涞源县孙家庄小庙进行战地手术的白求恩,这一形象1942年7月7日首次发表于沙飞创办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晋察冀画报》。几乎与吴印咸同期赶往涞源拍摄的罗光达也用相机记录了这个经典的时刻。而在稍早的1938年,沙飞更是拍摄记录了大量白求恩在山西五台活动的影像。三份影像档案忠实记录并部分还原了1938到1939年白求恩在晋察冀活动的轨迹。
白求恩逝世后,中共领导的延安及晋察冀边区军民为他举行了一系列高规格的追悼和纪念活动,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毛泽东于1939年12月撰文《学习白求恩》,该文最初被编入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1952年由邓拓编选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首次辑入该文并改文章名为《纪念白求恩》。1960年代,藉着包括《纪念白求恩》在内的“老三篇”铺天盖地的出版发行,以及大量塑造白求恩形象的文艺创作推波助澜,白求恩这个名字逐渐在中国家喻户晓。
在白求恩的帮助下,晋察冀根据地逐步建立起基本的医疗秩序,开始推动对医护人员教育与培训,新中国建立后,“白求恩”三个字成为医疗事业特别是军队医疗的代名词。在白求恩为晋察冀边区的医疗事业鞠躬尽瘁的时候,根据地的摄影宣传事业也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蜕变。沙飞,1937年12月成为共产党和军队的第一位职业摄影师;1938年8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吴印咸任技术与摄影负责人;1939年2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成立;1939年11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铅印出版吴印咸的《摄影常识》……
根据地摄影生产机制在有计划与步骤地推进的同时,与之伴随的独特的美学机制也逐步建构和确立起来。其后,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乃至之后的整个新中国的摄影宣传,都是以这里为起点并逐步确立其秩序。经历了铁血与硝烟的检验,以及随着对这一工具逐渐深入把握,摄影,作为不可或缺的战斗武器的地位,得到众多中共及军队高层的一致认同与推崇。而白求恩形象(影像)的塑造与传播,一个完整的英雄影像档案的建构或成为早期中共在宣传领域最成功的影像实践之一,并在之后逐渐形成的革命图像与国家叙事的谱系中占据要位,同时深刻影响其方法论。最初为了稳固统一战线,也即构筑抗日共同体的想象,后来成为中共及军队训诫基层党员与官兵的象征,再变身为国际友谊的使者,对这个英雄的解读在不同的时代均连带不同的国家表述,是为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深耕的最经典案例之一。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生于广州。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中国新闻摄影的先驱者。
吴印咸(1900-1994),江苏沭阳县人。1938年8月到达延安,曾任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延安电影团”摄影队长、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等多个重要职务。为新中国摄影艺术和摄影教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罗光达(1919-1997),浙江吴兴县人。1938年奔赴延安,同年冬调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新闻摄影记者,1944年创办《冀热辽画报》。先后拍摄了一批党和军队重要的历史文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