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泰康空间“日光亭”项目2016年的第二期,“梁半:轻微脑震荡”带来了十枚短小的影像作品。它们是艺术家梁半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用苹果手机的摄像功能和触屏特性,分别在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下完成的。这些循环播放的短片分别记录下艺术家在不同的场景设置中针对另一部手机所进行的操作,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极短小,简洁,在不动声色的幽默背后,植入某种不确定的干扰因素——就像展览的标题一样,是一部谦逊而另具用意的喜剧。
如艺术家本人所言,这一系列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录像艺术,同时也区别于智能手机时代的全民随手拍。它们的呈现形式和语言是简洁且直接的,这里面几乎缺乏一切引人注目的、高于生活世界的元素:iPhone的屏幕,枕头,办公室内景,插座,桌面……偶尔例外的一片滩涂和一道溪流也因为视角的有限和固定而去除了任何同自然奇观的牵连;更重要的是,这些时长不过数十秒的影像片断是由一部智能手机来完成拍摄的,这决定了它们的镜头切换、场面调度必须尽可能服从于日常随手拍摄的程式与限制,而被记录的内容则是对另一部手机所实施的某种行为。如果一定要在这里寻找那种作为录像艺术核心的概念表达与意义呈现,那么我们只能发现一个反例:这些极具日常外观且并不脱离日常逻辑的简短影像,或许正是在擦除、模糊和无声地撼动所谓观念与含义的优先地位。但这并不等同于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原则的接纳——正是这种审慎的自觉让梁半的这些纪录影像能够成为与生活洪流相区别的“作品”,它们不是对日常性的抄录和复原,而是模拟、虚拟和平行发展,正是无数同现实擦身而过的“错置”和“间隙”,让观众得以在生活化的环境(也许是床上,也许是案头,也许是地铁里,也许是发呆的长椅)中用另一种身份与生活本身沟通。今天的现实已经成为它自己的虚拟,而艺术家所做的正是提示我们,要想环游无限的世界,或许只需要一点点想象力:别忘了我们每晚安睡的床铺,正随着地球以每秒数百米的速度迅速运行。
梁半,1985年出生于中国广西,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个人创作轨迹触及录像、装置、图像、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他的工作方式有点像失联的掘墓者,在现实的真空中漫无目的地将各种亚文化、泛图像、伪传说等有待考证的信息从普世意识形态中抽离出来,然后将其连接到个人和社会政治的悲剧中,使信息成为不可知的“剧场”。实践过程中简洁地将诗意和想象填满作品,并唤起观众对各种现实遭遇的共鸣。
|日光亭项目|
始于2012年的“日光亭”项目以泰康空间二层展厅为场地,旨在为艺术家实现具有整体性和实验性的个人项目提供更加灵活机动的平台。2016年“日光亭”项目重启,一方面延续了对不同项目方案的差异性的尊重和开放的思路,另一方面则尝试以最大限度保留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在因地制宜时所带入的不确定感和连续性的结合,通过呈现艺术实验的复杂性以打开多样视界与丰富讨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日光亭项目 / 梁半:轻微脑震荡
2016.05.05 - 2016.06.04
艺术家:梁半
策展人:李佳
2017
2016
- 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 / 抵抗的涌现
- 日光亭项目 / 刘张铂泷:快乐的知识
- 百年文脉,珞珈传薪:校友陈东升、李亦非捐赠作品展
- 日光亭项目 / 王拓:失忆事典
- 日光亭项目 / 杨光南:消化不良
- 滥情
- 精神的重量:2016泰康收藏精品展
- 闪灵:摄影之后
- 日光亭项目 / 胡庆泰:两部分
- 日光亭项目 / 梁半:轻微脑震荡
- 日光亭项目 / 郝敬班:过浪漫主义
- 生命文献:沈阳地下音乐1995-2002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 向前美术馆的三次开幕
- 展览
- 革命圣地•海上传奇:吴印咸摄影回顾展第四回展
- 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
- 分分秒秒
- 英姿飒爽•乘物游心:吴印咸摄影回顾展第三回展
- 51㎡:16位年轻艺术家
2010
- 51㎡:16# 王郁洋
- 51㎡:15# 梁远苇
- 51㎡:14# 闫冰
- 色相留真•百花齐放:吴印咸摄影回顾展第二回展
- 51㎡:13# 刘窗
- 51㎡:12# 马秋莎
- 51㎡:11# 徐渠
- 51㎡:10# 卢征远
- 51㎡:9# 裴丽
- 51㎡:8# 辛云鹏
- 51㎡:7# 胡向前
- 51㎡:6# 蔡卫东
- 51㎡:5# 李牧
- 间隔:韩磊摄影展
- 北京饭店-1975
- 51㎡:4# 王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