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黎明”中,王思顺采用了泥这种单一的物质性材料,从一个玻璃杯中泥与水的分离,到一立方的泥从数米高的空中跌落,而距离与力量、时间与空间,这些艺术家创作中一贯的关注作为非物质材料也在本次项目中加以突显。泥,似乎能提示出他的雕塑专业背景,但在这个项目中对泥的运用与手法则与他接受的学院教育大相径庭,艺术家通过将泥置于多种可能的环境与条件下产生出的新的雕塑/装置,尝试建构出另一种可塑空间。
王思顺,1979年生于湖北武汉,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第一次黎明”是这次展览中一件作品的名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最初的时候是一体的,但后来各种元素开始逐渐分离形成世界,鸟在天空不能停歇,野兽为了生存在地上不停奔袭,便有了痛苦和怨恨。我在一个玻璃杯中将一定比例的泥和水混合起来,它们刚开始就是一种混沌状态,后来逐渐沉淀和分离,自然地出现秩序,明晰起来。它就是一个世界。
王思顺,1979年生于湖北武汉,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第一次黎明”是这次展览中一件作品的名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最初的时候是一体的,但后来各种元素开始逐渐分离形成世界,鸟在天空不能停歇,野兽为了生存在地上不停奔袭,便有了痛苦和怨恨。我在一个玻璃杯中将一定比例的泥和水混合起来,它们刚开始就是一种混沌状态,后来逐渐沉淀和分离,自然地出现秩序,明晰起来。它就是一个世界。
记得有一次我在酒吧和朋友摇色子,喝多之后,觉得色子在容器里面变得瘫软没有形状,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和形状。这应该是此次展览中另一件作品的来源——我用泥塑造了一个立方体,近两吨重,然后从空间的二楼推倒坠落到一楼,摔得坍塌变形,这只是这个作品的一个阶段,展览结束后我会把它落地后的样子翻铸成铜,使它让渡到一种重新想象的力量。
另外在墙壁的某拐角处和一个凳子上也有泥质作品。当我用手把泥摁在墙角,它没有掉下来,那一瞬间构成了这个作品。如果一瞬间没有意义的话,那么过程和历史也没有意义。而那堆被放置在长凳一端的泥,它没有具体的造型,但当人们坐在它旁边的时候就和它发生了一种关系,它跟距离和空间有关,就像两个人站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会产生另外的交流。
泥作为这次展览的基本材料,也许并非出于雕塑专业所形成的影响,运用手法也与以往塑造方式不同,几件作品的方向并不一致,但是材料的同一性会使整个展览看上去更加有机和整体。在这次展览中,距离、直接的力量等构成了另一个可塑空间,过程性成为了非常关键的因素。
——王思顺